Home
佛光山全球資訊網
愛心贊助
網站導覽
聯絡我們
首頁
>
大慈故事
>
大慈新聞台
Untitled Page
新山兒童在大慈 找到自我本性
李如定 大樹報導
圖/佛光山慈悲基金會提供
前言:譗為求真理登淨域,為求佛法入寶山豃,三十六位來自馬來西亞新山禪淨中心的兒童暨青少年,利用學校年度長假,在新山禪淨中心監寺覺五法師及五位義工老師的帶領下,於十一月二十四日抵達台灣,展開為期三周的參學,期能在生活上學習獨立、薰習佛法、找到生命中的自我本性。
這一群在家中備受呵護、事事有專人代勞的遠來嬌客,真能在短短三周內學會獨立,而對生命產生全然不同以往的體悟?尤其年齡層分散,八歲至十六歲皆有之,在在增加了規畫和帶領上的難度。受命負責接待、規畫課程的大慈育成中心王智鳳老師,即便有十多年的豐富經驗也要深思良久。
一行人從桃園機場落地後,沿途先參訪佛光山台北道場、惠中寺,二十七日回到總本山,正式進入學習課程。
來到嚮往已久的佛光山,孩子們一開始便聲聲熱切地詢問:「師公在家嗎?」、「我們能不能看到師公?」孺慕之情溢於言表。某日,一組正在進行殿堂巡禮的孩子們在路上巧遇星雲大師乘車經過,興奮的大喊「師公」,大師吩咐停車,親切地和孩子們打招呼、合影;孩子們感受到師公平易近人的慈祥,興奮得不得了,也羨煞了其他組的孩子。
跟著大慈孩童上學
生活在佛門裡,禮儀和規範自然不可少,吃飯,要學習行堂、端碗、收拾善後;走路,要學姿態、排班;穿衣,要學會裝扮合宜、洗衣、整理衣物。總之,一切行住坐臥的學習全都比照大慈孩子,甚至,依著年齡,分別跟著大慈孩子一起到普門中學、興田國小上課一周。
興田國小是距離佛光山最近的一所小學,三十多年來,一直是培育大慈孩子的重要場域,和大慈家庭密不可分,而現任校長梁玉山和老師們更是用心於孩子的多元教育,只要有外國來參訪的兒童團體,不論人數多寡,總是盡心安排各項生動又饒富意義的課程,也藉此帶動本地學生的學習和交流、使學生更具國際觀。
興田國小比賽演講
這次新山兒童的造訪,興田國小師生不但熱烈接待、分享學習心得,還特地舉辦了一場演講比賽,除了讓新山兒童練習中文和台風,也藉機將家鄉的民俗風情和文物介紹給本地學生。
去年,大洲的父母到佛光山參加水陸法會,首次把三個孩子一起帶來台灣,法師便安排孩子們到大慈育幼院參學。
五歲的大洲因為年紀小,還沒辦法跟得上其他孩子們的作息,因此隨時都需要有位老師陪著他。剛開始大洲連吃飯都要人餵,不餵就不吃。老師告訴他:「自己的雙手可以做很多的事,也因為有很多事要做,所以才需要有雙手,如果雙手偷懶不動了,肚子就會餓,餓了就沒力氣跟哥哥姐姐出去玩了」,如此循循善誘多次,並堅持不餵食。數日後,大洲漸漸能跟上其他孩子的腳步,自己吃飯、自己洗碗、自己洗澡,這些看似簡單不過的事,以往卻都依賴佣人服侍的。
另外,老師為大家解釋水陸送聖的意義和過程後,大洲也選擇加入大慈孩子們的獻供隊伍,從練習走路、彩排、化妝、等候、到正式獻供,圓滿三天漫長的過程,中途不吵不鬧不退縮,讓父母都好感動。
好禮儀讓家人驚喜
回到馬來西亞後,大洲甚至把在大慈學會的生活禮儀帶回家中延續,飯前帶領大家稱念佛光四句偈:「慈悲喜捨遍法界,惜福結緣利人天,禪淨戒行平等忍,慚愧感恩大願心,阿公請用、阿嬤請用、爸爸請用、媽媽請用,大家請用」。各種生活習慣的大轉變,讓長輩們都覺得大洲突然變懂事、也獨立許多了。媽媽有感於親子教育的重要,更下定決心要親自好好的陪孩子們成長,帶孩子的事從此不再假手佣人。
今年,大洲再度隨著參學團來到大慈家庭,完全融入團體的模樣更加惹人喜愛,也讓家人能安心全程參與殊勝的水陸法會。原來,每一個小小孩的改變,都讓人間增添了無數的希望與歡喜。
學習師公慈悲精進
參訪期間,佛光山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代表常住歡迎大家來山學習,並以普門中學董事長的身分,以校訓「勤正慧慈」勉勵及歡迎國中、高中的學員到普門中學上課。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慈容法師亦撥冗關心大家的學習狀況與話家常,還慈悲地讓每個人選擇一本師公的著作和一枝筆結緣,勉勵大家要學習師公的慈悲與精進不懈的精神。
王智鳳表示,新山的孩子頑皮好動、活潑樂觀,偶有失序,在勸導之下也都能有所調整,成長很大。相逢自是有緣,與上萬人在佛陀紀念館見證佛光山的歷史,讓大家深感榮耀也看到未來的使命和責任,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有因緣,來體驗時時充滿驚奇的大慈家庭生活。
二○一一年佛光兒童「行三好」
最有品」研習營,即將於明年一月二十三至二十六日舉行,詳情請查詢佛光山全球資訊網,或電洽(○七)二九一一二三七。
小隊輔、學員 互相學習成長
中華佛光青年團慈悲分團副團長葉豈銘剛剛退伍不久,趁著找工作的空檔發心前來協助帶隊,成為擁有最多「粉絲」的隊輔。
剛從佛光山人間大學社福管理學苑結業,分派到大慈育幼院及慈悲基金會實習的洪溱鎂、邱佩茹,一到任就遇上了新山兒童及少年前來參訪,負責擔任小隊輔和行政工作,第一次擔任小隊輔的她們勇敢地接受挑戰,都說成長很多。
(以下是他們的心得)
我不敢以老師自居
(葉豈銘)
最高興的應該是可以參與到最後一天的送聖,這次的送聖儀式在佛陀紀念館舉行,我們跟隨著大慈孩子們的鼓隊引導下陸續進場,每個人每個小朋友都裝扮的非常漂亮非常莊嚴,當然我也不例外。雖然過程長達三個多鐘頭,但是每個小朋友都表現的很莊嚴,一點都沒有調皮搗蛋,讓我好佩服這些小朋友們能夠一直恭敬的站著,結束後也沒有聽到他們半聲的怨言,他們真的很棒,很可惜我只能對他們豎起兩根大拇指。
看著小朋友在這趟旅途中成長,是我們當老師最感到欣慰的一件事情,尤其是只有我一位男老師,幾乎所有的男孩子都跟我非常要好。
讓我覺得成長最多的小孩,他的名字叫小浤,剛接觸到他的時候周圍的男生都說他是個麻煩人物,說話無厘頭、很情緒化,但實際上他是一個很貼心的小朋友。
我在這趟旅程中曾經舊傷復發,全靠他在旁細心照料,他說因為他的祖父輩親戚會一些中醫診療,他也學會一些經脈穴道,我也向他請教了許多中醫的各種常識。在他要回去的那一天,還特地寫了一張紙條叮嚀我要去看醫生醫好腳,還有一些簡單的處方讓我很感動。其實我們不要只看到別人的缺點而忽略了他人的優點,因為有了這樣的機會大家彼此互相學習,我們才能從不完美變得完美。
參加這一次的營隊活動,讓我的心實實在在的感到充實和滿足,大家從不相識到成為好朋友,這是個很難能可貴的緣分。
我不敢以老師自居,因為我也從孩子和其他老師中學到了很多,每個人都在這趟旅程中都有所成長,就因為人生無常,我們才更應該把握住當下,也期許自己在未來的道路上,都能以學習的心態去面對和磨練。
彼此關懷令人欣慰
(邱佩茹)
有的孩子走一點點路就喊累了、耍賴不想走,有的不吃飯,有幾個則是老愛黏在一起而影響了整體的秩序,林林總總的問題整天都在上演;起先也挺困擾的,但我看到她們一點一滴的進步,對彼此的關懷和努力的學習,就放寬心了。
玩樂時,小潔受傷,小華會說:「我覺得是我害她的,因為我……」。還有,衣服皺了就說:「老師,我要燙衣」,我懷疑自己是否聽錯了,再次確認:「是要我教妳,然後妳自己燙,還是我幫妳燙?」「我想請妳教我,我要自己燙。」聽到嬌生慣養的九歲小孩有如此的改變,心中生起一股莫名的欣慰。
有天,帶著這群小孩到大佛城寫生,畫完佛像的小杰給隨隊老師看完後,拿著他的畫走到我身旁:「我要送給大慈」;即將離開台灣的前一天,他默默地寫了一些話給我,並交待要等他隔天上飛機才能看、看了不要哭,紙條上寫著:「大慈本身對我來說就是我的家,溫暖。我也希望老師能高高興興地繼續過日子。」
看這幾個小孩平常嬉鬧,等到真正要離別時,卻充滿對老師們的不捨,佛說四小不可輕,其實她們都懂老師的諄諄教誨、明白每位老師的個性,喜歡畫畫的她們還用心的,視不同人而畫不同東西,留給在台灣的我們作紀念。
手腳伶俐融入團體
(洪溱鎂)
這次來台的小朋友們年齡差距頗大,一開始接觸他們時,發現年紀小的貪玩好動,整天嘰嘰喳喳、吃吃喝喝,永遠都玩不夠,但卻也最配合活動進行;年紀較大的孩子也許因為處於青春期,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,不太搭理人,對活動也幾乎是冷眼旁觀、興趣缺缺。
但過了一段時日,彼此熟絡之後,大家的感情變得超好,大孩子也會開始主動照顧小孩子。分配如行堂、整理齋堂、洗碗、當義工出坡等各項工作時,每個人都踴躍參與,自行分工合作、互相幫忙,伶俐的手腳實在讓人看不出他們在家裡過的是小公主、小王子的生活。
幾個比較內向羞怯的孩子,也變得活潑開朗,結交了不少朋友。
像小慶一開始都是自己一個人,不太融入團體,後來變得很開朗,跟朋友有說有笑,而且對朋友很細心,發現身邊的小朋友臉色不對、身體不舒服,會主動關心、伸出援手。
平常沒什麼表情的小酷哥小杰,原本都安安靜靜地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,其實是很重感情的。他非常喜歡大慈,到高雄崧鶴樓去玩時還念念想回到大慈;要離台回馬來西亞的前一晚,原本酷酷的小男生卻一個人哭得淅瀝嘩啦。
不管年紀大小,不論個性獨立或是依賴,只要是交付給孩子們的工作,他們就會用心負責得做好,而且很享受從工作中獲得的成就感及讚美。
本網站由
佛光山慈悲基金會
建製.
高雄市私立大慈育幼院 版權所有 © 2011. All Rights Reserved.
地址:
高雄市大樹區興田里興田路153號 大慈育幼院
TEL:(07)656-6305 FAX:(07)656-38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