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嘉法師,一九三九年生於宜蘭,俗家離雷音寺不過三分鐘路程,小時候總是穿過雷音寺當作捷徑去上學。但直到大師成立學生會,他才開始熱衷於雷音寺的活動。
十八歲皈依星雲大師,一肩挑起寺裡清潔、煮飯、燒水、端茶、早晚香燈、排拜墊的工作,還曾被派往台中接受保育人員的訓練,之後,協助創辦慈愛幼稚園。一九六五年,高雄壽山佛學院成立,她不但成為第一屆學生,也成了佛光山第一位披剃者。
聰穎的慈嘉法師蟬連六期的班長,成績總是名列前茅、法器純熟、梵唄唱頌音聲嘹亮,並善用職務及課業用心之餘......
慈怡法師,俗姓楊,台中烏日鄉人,曾祖父是前清秀才,祖父、父親代代也都以耕讀傳家,難得的是對家中的女孩子並不輕忽,一視同仁地栽培她讀到台中女中畢業。
談到慈怡法師與佛門的因緣,首先要拜祖母之賜。在台中王田(今日成功嶺一帶)附近有一座善光寺,每當祖母要到廟裡念佛時就將她帶去,慈怡法師回憶:「當時我才五、六歲,到了廟裡,祖母就找一個角落、一把椅子,叫我坐在那裡,她自己則去念佛、繞佛。雖然心理不曉得她們在幹什麼,但我蠻聽話的,就乖乖坐在那兒,等祖母拜完佛帶我回去......
圓滿出家的宏願後,畢業於宜蘭中學的慈容法師,在星雲大師的成就下,赴日本京都佛教大學進修社會福祉學。學成回國後,思路靈活、行事俐落,有著大丈夫胸襟與氣慨的慈容法師,跟隨星雲大師開山建寺、弘法度人,尤其為佛光山的慈善事業深植厚基,從生到死無一不含蓋,大慈育幼院便是一例。......
在當時物質條件並不充裕的大環境裡,星雲大師一再慈示,一定要給孩子們一個溫馨、快樂的家園,讓他們過安定、有尊嚴、有藝術的生活,要像生活在樂園一樣…。 ......
十七歲,就讀於普門中學幼保科一年級的王智鳳,不像一般女孩般地活在年少的煩惱或輕狂、徬徨中,而是每天利用課餘時間,到當時只有一路之隔的幼稚園打工。別人午休,她去幼稚園協助孩子們用餐,餐後收拾碗筷、擦桌抹地、打掃廁所;下午放學,總會看到幾個小孩沒回家,還待在園裡玩耍,漸漸地才知道,原來幼稚園的樓上是大慈育幼院,那幾個正是住在裡頭的孩子。......